<address id="nfzht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古詩大全 -> 渡荊門送別的意思、譯文翻譯、古詩詞賞析★★
                前一篇:從軍行 后一篇:贈花卿

                渡荊門送別

                作者:李白 年代: 體裁:五律

                渡遠荊門外,來從楚國游。
                山隨平野盡,江入大荒流。
                月下飛天境,云生結海樓。
                仍憐故鄉水,萬里送行舟。

                【注解】:
                1、荊門:山名,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。
                2。海樓:海市蜃樓。
                3、故鄉水:指長江,李白早年住在四川,故有此言。

                【韻譯】:
               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,
               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游。
               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,
               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。
               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,
                云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。
               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,
                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。

                【評析】:
                唐開元十四年(726),詩人懷著“仗劍去國,辭親遠游”之情,出蜀東下,此詩即在旅游途中所作。從詩意看,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,是在舟中吟送的。清朝沈德潛認為,詩中無“送別”意,題中“送別”二字可刪,是不確的。這首詩雖意在描繪山水,然而仔細揣摩,“送別”之意猶在,足見椽筆功夫。
                “山隨平野盡,江入大荒流”與杜甫的“星垂平野闊,月涌大江流”,可比功力;蛘J為李是行舟流覽,杜則停舟細看。此說頗是在理。

                【作者小傳】:李白(701-762)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,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。他祖籍隴西(今甘肅),一說生于中亞,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,壯年漫游天下,學道學劍,好酒任俠,笑傲王侯,一度入供奉,但不久便離開了,后竟被流放到夜郎(今貴州)。 他的詩,想象力“欲上青天攬明月”,氣勢如“黃河之水天上來”,的確無人能及。北宋初年,人們發現《菩薩蠻》“平林漠漠煙如織”和《憶秦娥》“秦娥夢斷秦樓月”兩詞,又尊他為詞的始祖。有人懷疑那是后人所托,至今聚訟紛紜。其實,李白的樂府詩,當時已被之管弦,就是詞的濫觴了。至于歷來被稱為“百代詞曲之祖”的這兩首詞,格調高絕,氣象闊大,如果不屬于李白,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?

                古詩詞選讀:

              1. 老鰥
              2. 醉蓬萊
              3. 代美人愁鏡其二
              4. 六州歌頭
              5. 謁金門
              6. 初春欲散步畏寒而歸



              7. 詳見《漢語大辭典》中華詩詞(界面見下圖),提供9萬多首古詩詞,可按標題、內容、條件等多種方法查詢。

                下載網址:http://www.hydcd.com/softdown.htm

                 古詩大全
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更多內容請查看【漢語大辭典】。 關于查詢上一句、下一句是什么,如有疑問,請與我們聯系。謝謝!




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(C)2005 漢辭軟件工作室&張新主 版權所有 電話:15821631100 Email:QQ郵箱 QQ:7117780
                軟件著作權登記號:2005SR02359 備案號:滬ICP備09016276號
              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-2012电影免费完整版在线看-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-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
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nfzht"></addres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