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ddress id="nfzht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古詩大全 -> 飲馬長城窟行的意思、譯文翻譯、古詩詞賞析★★
                前一篇:恒靈時童謠 后一篇:野田黃雀行

                飲馬長城窟行

                作者:陳琳 年代:三國 體裁:樂府

                飲馬長城窟,
                水寒傷馬骨。
                往謂長城吏,
                慎莫稽留太原卒!
                官作自有程,
                舉筑諧汝聲!
                男兒寧當格斗死,
                何能怫郁筑長城。
                長城何連連,
                連連三千里。
                邊城多健少,
                內舍多寡婦。
                作書與內舍,
                便嫁莫留住。
                善待新姑嫜,
                時時念我故夫子!
                報書往邊地,
                君今出語一何鄙?
                身在禍難中,
                何為稽留他家子?
                生男慎莫舉,
                生女哺用脯。
                君獨不見長城下,
                死人骸骨相撐拄。
                結發行事君,
                慊慊心意關。
                明知邊地苦,
                賤妾何能久自全?

                秦王朝驅使千萬名役卒修筑萬里長城,殘酷而無節制,使無數民眾被折磨至死。這段歷史,曾激起后代許多詩人的憤怒和感傷。而直接摹寫長城造成民間痛苦的詩篇,陳琳這一首,就現存的作品來說,要算是最早的。

                酈道元《水經注》說“余至長城,其下有泉窟,可飲馬,古詩《飲馬長城窟行》,信不虛也!痹姷氖拙渲},也可以說點出環境特征,第二句以“水寒傷馬骨”,渲染邊地苦寒,則難以久留的思歸之心已在言外。這個開頭既簡捷又含蓄。下文便是蘊含之意的坦露,一位役卒終于忍無可忍地對監管修筑長城的官吏說:到了服役期滿,請千萬不要延誤我們太原役卒的歸期。從這個請求中,可以看出其歸心之切,也透露了“稽留”乃往日常有之事,甚至眼前已經看到又將“稽留”的跡象,若不如此,豈敢憑空道來。所以鐘惺“怨甚”(《古詩歸》二字評這句話,是很能發掘這話中之話的。。官吏回答說:官府的事自有期限,舉起手中的夯和著號子快干吧!一派官腔,也是話中有話。只此兩句,氣焰、嘴臉,如在眼前。那役卒看此情景,聽此言語,也憤憤地回敬了兩句:男子漢寧可刀來劍去戰死疆場,怎能這樣窩窩囊囊,遙遙無期地做苦役呢!以上“三層往復之辭,第一層用明點,下二層皆用暗遞,為久筑難歸立案,文勢一頓”(張蔭嘉《古詩賞析》)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長城何連連,連連三千里”。如此“官作”,何時竣工?再加上如此官吏,更是歸期無望。也正因這樣,才造成“邊城多健少,內舍多寡婦”。古時凡婦人獨居者,皆可稱“寡婦”。兩個“多”字,強調地概括了廣大人民的苦難境遇。這四句詩,不脫不粘,似是劇中的“旁白”,巧妙地將希望轉至絕望,由個別推向一般,由“健少”而連及“內舍”,從而大大地開拓了作品反映的生活面。這對于了解人物的思想活動,乃其所產生的現實基礎,對于勾連上下內容,都是很重要的。

                “作書與內舍”,便是上述思想的延伸!氨慵蕖比,是那位役卒的寄書之辭。首先勸其“嫁”,而后交代她好好侍奉新的公婆,這無疑是希望她能得到新的融洽的家庭生活,最后還懇求她能常常念起往日丈夫(即役卒自己)。第一句,明確果斷;二三兩句,又從另一個側面顯示出其善良的心地,與難忘的情愛。這矛盾的語言藏著歸期無日、必死邊地的絕望。藏而不露,亦是為了體貼對方!皶敝腥,第一句為主,后兩句則是以此為前提而生發出來的。所以妻子”報書往邊地“,便抓住主旨,直指丈夫出言粗俗無理,“今”字暗示往日不曾如此。語嗔情堅,其心自見,一語道盡,余皆無須贅言!吧碓凇绷,上役卒再次寄書,就自己的“出語”,與妻子的指責,作進一步解釋。頭兩句說自己身在禍難之中,為什么還要留住別人家的子女(指其妻)受苦呢?接著四句是化用秦時民歌――“生男慎勿舉(養育),生女哺(喂食)用脯(干肉)。不見長城下,尸骸相支拄”。其用意是以群體的命運,暗示自己的“禍難”,自己的結局。因此,前言雖“鄙”,亦出無奈,其情之苦,其心之善,郭不可察,何況其妻呢!妻子也確實理解了,感動了,這從再次報書中可以看出。她說:我自從與你成婚,隨后你就服役邊地,這種日子當然令人失望怨恨,但是,情愿相連,兩地一心,這始終不變的。如今明知你在邊地受苦,我又豈能久于人間!雖己以死相許,但對丈夫的結局終不忍直言,只以“苦”字代之,既回腸九曲,又言辭得體。

                本詩采取了點面結合、以點為主的手法,詩中既有廣闊的圖景,更有具體細膩的描繪,兩者相互引發,概括而深刻地反映了“筑怨興徭九千里”,所釀成的社會的和家庭的悲劇,顯示了作者駕御題材的能力。詩中人物的思想活動,均以對話的手法逐步展開,而對話的形式又巧于變化,這一點是深得前人稱贊的。譚元春說:“問答時藏時露,渡關不覺為妙”(《古詩歸》)。沈德潛說:“無問答之痕,而神理井然”(《古詩源》)。不僅如此,語言也很有特色,役卒對差吏的剛毅、憤慨之詞,和對妻子那種恩愛難斷、又不得不斷的寄語,都表現了感情的復雜性,和性格的豐富性;妻子那一番委婉纏綿而又斬釘截鐵的話語,則寫出了她純潔堅貞的深情;就是那差吏不多的兩句話,也活畫出其可憎的面目。如此“奇作”的出現,除了作者的才華與技巧之外,似乎還應該指出,它與詩人對當時連年戰亂、“人民死喪略盡”的現實的了解,對人民命運的同情與關注是密不可分的。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,那么本詩的現實意義,也是不可忽略的。

                【作者小傳】:陳琳(?-217)字孔璋,廣陵(今江蘇江都)人。曾經為袁紹掌管過書記,后歸附曹操!敖ò财咦印敝,今存詩四首。有《陳記室集》。

                古詩詞選讀:

              1. 贈劉琨詩二十首 十
              2. 破鏡
              3. 七夕詩
              4. 送惠州監押
              5. 喜見劉同州夢得
              6. 四俊語



              7. 詳見《漢語大辭典》中華詩詞(界面見下圖),提供9萬多首古詩詞,可按標題、內容、條件等多種方法查詢。

                下載網址:http://www.hydcd.com/softdown.htm

                 古詩大全
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更多內容請查看【漢語大辭典】。 關于查詢上一句、下一句是什么,如有疑問,請與我們聯系。謝謝!




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(C)2005 漢辭軟件工作室&張新主 版權所有 電話:15821631100 Email:QQ郵箱 QQ:7117780
                軟件著作權登記號:2005SR02359 備案號:滬ICP備09016276號
              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-2012电影免费完整版在线看-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-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
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nfzht"></addres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