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篇:行路難 后一篇:尋雍尊師隱居
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
棄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
亂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煩憂。
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。
蓬萊文章建安骨,中間小謝又清發。
俱懷逸興壯思飛,欲上青天覽明月。
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銷愁愁更愁。
人生在世不稱意,明朝散發弄扁舟。
【注釋】:
宣州:今安徽省宣城縣。謝眺樓:又稱謝公樓,也稱北樓。校書:官名,校書郎的簡稱。云:李云。蓬萊:指東漢時藏書的東觀。建安骨,指漢獻帝建安年間,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風格剛健清新,被后世稱為“建安風骨”。
【簡析】:
此詩的重點不是寫離情別緒,而主要是感懷,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的牢騷。全詩感情沉郁、奔放幾乎句句都是精華,是李白詩的代表作之一。
詩旨在以蓬萊文章比李云,以謝清發自喻。借送別以贊對方,惜其生不稱世。
開首二句,不寫敘別,不寫樓,卻直抒郁結,道出心中煩憂。三、四句突作轉折,從
苦悶中轉到爽郎壯闊的境界,展開了一幅秋空送雁圖。一“送”,一“酣”,點出了
“餞別”的主題!芭钊R”四句,贊美對方文章如蓬萊宮幽藏,剛健遒勁,有建安風
骨。又流露自己才能,以謝自比,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。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
文藝觀。末四句抒寫感慨,理想與現實不可調和,不免煩憂苦悶,只好在“弄扁舟”
中去尋求寄托。思想感情瞬息萬變,藝術結構騰挪跌宕,起落無端,斷續無跡,深刻
地表現了詩人矛盾的心情。語言豪放自然,音律和諧統一!俺榈稊嗨,舉杯
銷愁愁更愁”句,是千百年來描摹愁緒的名言,眾口交贊。
【作者小傳】:李白(701-762)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,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。他祖籍隴西(今甘肅),一說生于中亞,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,壯年漫游天下,學道學劍,好酒任俠,笑傲王侯,一度入供奉,但不久便離開了,后竟被流放到夜郎(今貴州)。 他的詩,想象力“欲上青天攬明月”,氣勢如“黃河之水天上來”,的確無人能及。北宋初年,人們發現《菩薩蠻》“平林漠漠煙如織”和《憶秦娥》“秦娥夢斷秦樓月”兩詞,又尊他為詞的始祖。有人懷疑那是后人所托,至今聚訟紛紜。其實,李白的樂府詩,當時已被之管弦,就是詞的濫觴了。至于歷來被稱為“百代詞曲之祖”的這兩首詞,格調高絕,氣象闊大,如果不屬于李白,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?
古詩詞選讀:
詳見《漢語大辭典》中華詩詞(界面見下圖),提供9萬多首古詩詞,可按標題、內容、條件等多種方法查詢。
下載網址:http://www.hydcd.com/softdown.htm

更多內容請查看【漢語大辭典】。
關于查詢上一句、下一句是什么,如有疑問,請與我們聯系。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