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篇: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…以伸酬獻 后一篇: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兼呈張常侍、韋庶子、皇甫
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
何處畫功業,何處題詩篇。麒麟高閣上,女幾小山前。
爾后多少時,四朝二十年。賊骨化為土,賊壘犁為田。
一從賊壘平,陳蔡民晏然。騾軍成牛戶,鬼火變人煙。
[蔡寇號騾子軍。陳蔡間農驍銳者,人畜牛者,呼
為牛戶。]
生子已嫁娶,種桑亦絲綿。皆云公之德,欲報無由緣。
公今在何處,守都鎮三川。舊宅留永樂,新居開集賢。
公今在何官,被袞珥貂蟬。戰袍破猶在,髀肉生欲圓。
襟懷轉蕭灑,氣力彌精堅。登山不拄杖,上馬能掉鞭。
利澤浸入池,福降升自天。昔號天下將,今稱地上仙。
勿追赤松游,勿拍洪崖肩。商山有遺老,可以奉周旋。
【注釋】:
原序:裴侍中晉公出討淮西時,過女幾山下,刻石題詩,末句云:“待平賊壘報天子,莫指仙山示武夫!惫缢,克期平賊,由是淮蔡迄今底寧殆二十年,人安生業。夫嗟嘆不足則詠歌之,故居易作詩二百言,繼題公之篇末。欲使采詩者、修史者、后之往來觀者知公之功德本末前后也。
【作者小傳】:白居易(772—846)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今陜西渭南人。早年熱心濟世,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,并力求通俗,所作《新樂府》、《秦中吟》共六十首,確實做到了“唯歌生民病”、“句句必盡規”,與杜甫的“三吏”、“三別”同為著名的詩史。長篇敘事詩《長恨歌》、《瑟瑟行》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。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,“宦途自此心長別,世事從今口不開”,但仍寫了許多好詩,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,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。晚年寄情山水,也寫過一些小詞。贈劉禹錫詩云: “古歌舊曲君休聽, 聽取新詞《楊柳枝》”,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。其中《花非花》一首,頗具朦朧之美,后世詞人如歐陽修、張先、楊慎,都極為贊賞。
古詩詞選讀:
詳見《漢語大辭典》中華詩詞(界面見下圖),提供9萬多首古詩詞,可按標題、內容、條件等多種方法查詢。
下載網址:http://www.hydcd.com/softdown.htm

更多內容請查看【漢語大辭典】。
關于查詢上一句、下一句是什么,如有疑問,請與我們聯系。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