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篇:渡湘江 后一篇:秋登蘭山寄張五
渭川田家
斜光照墟落,窮巷牛羊歸。
野老念牧童,倚杖候荊扉。
雉雊麥苗秀,蠶眠桑葉稀。
田夫荷鋤立,相見語依依。
即此羨閑逸,悵然吟式微。
【注解】:
1、雉:野雞。
2、式微:《詩經·邶風·式微》中有“式微式微,胡不歸”。這里表明自己有歸隱
之意。
【韻譯】:
村莊處處披滿夕陽余輝,
牛羊沿著深巷紛紛回歸。
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,
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。
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,
蠶兒成眠桑葉已經薄稀。
農夫們荷鋤回到了村里,
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。
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?
我不禁悵然地吟起《式微》。
【評析】:
這首詩是描寫田家閑逸的。詩人面對夕陽西下,夜幕降臨,恬然自得的田家晚歸景致,頓生羨慕之情。
開頭四句,寫田家日暮時一種閑逸景象。五、六兩句寫農事。七、八句寫農夫閑暇。最后兩句寫因閑逸而生羨情。全詩用白描手法,描繪了渭河流域初夏鄉村的黃昏景色,清新自然,詩意盎然。
【作者小傳】:王維字摩詰,河東人。工書畫,與弟縉俱有俊才。開元九年,進士擢第,調太樂丞。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,歷右拾遺、監察御史、左補闕、庫部郎中,拜吏部郎中。天寶末,為給事中。安祿山陷兩都,維為賊所得,服藥陽喑,拘于菩提寺。祿山宴凝碧池,維潛賦詩悲悼,聞于行在。賊平,陷賊官三等定罪,特原之,責授太子中允,遷中庶子、中書舍人。復拜給事中,轉尚書右丞。維以詩名盛于開元、天寶間,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,無不拂席迎之。得宋之問輞川別墅,山水絕勝,與道友裴迪,浮舟往來,彈琴賦詩,嘯詠終日。篤于奉佛,晚年長齋禪誦。一日,忽索筆作書數紙,別弟縉及平生親故,舍筆而卒。贈秘書監。
古詩詞選讀:
詳見《漢語大辭典》中華詩詞(界面見下圖),提供9萬多首古詩詞,可按標題、內容、條件等多種方法查詢。
下載網址:http://www.hydcd.com/softdown.htm

更多內容請查看【漢語大辭典】。
關于查詢上一句、下一句是什么,如有疑問,請與我們聯系。謝謝!